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在医学博物馆遇见医学的过去和未来

时间:2022-05-19

 

在医学博物馆遇见医学的过去和未来

5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传播卫生健康文化,是时代赋予医学博物馆的重要任务。医学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不仅是医学文化的输送者,也是医学历史文化的塑造者。

医学博物馆是医学先驱智慧的浓缩

20世纪早期的医学史博物馆主要为医学史教学和研究服务。1938年,我国最早的医史博物馆由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创办,设在上海中华医学会图书馆内,2003年,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现位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区。
医学博物馆建设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传统医药类博物馆

中国目前的医学博物馆,以传统医药博物馆为多。

20世纪八 九十年代,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历史博物馆:198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的中国医史博物馆建成开放;1990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成逸夫科学楼,楼内设有中药展馆和医史博物馆。

比较著名的中医药博物馆还有: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等。目前,国内许多中医药大学都建立了中医药博物馆或中医医史博物馆。

这一时期,我国也建成了很多与中医人物相关的博物馆,如河北扁鹊纪念馆、河南南阳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陕西耀县孙思邈纪念馆、湖北蕲春李时珍纪念馆等。

一些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中,如著名的老字号中药店大多建立了各自的博物馆。2018年,重庆老中医刘光瑞在收藏5万余件藏品的基础上,创办了民间医药博物馆,馆内有文物馆”“历代名医名著馆”“名方、名药展示馆”“少数民族医药特色馆”“历代民间药物炮灸、工艺、工具陈列馆”“民间中草药动植物标本、仿古药房展示馆等,先后策划了中国民间医药发展史”“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史”“中国历代针灸发展史等展览,在美国、德国、泰国巡回展出。

不少中医医院和中医药大学也建立了中医药博物馆。201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内的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落成。该博物馆是集北宋针灸铜人、惠民和剂药局、中医药械、中医遗迹、中医药文化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位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内的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落成,包括校史馆、医史馆、中药馆三部分。校史馆、医史馆、中药馆一体合建成为一种新趋势。

少数民族医药博物馆

我国还建立了一些反映少数民族医药成就的医学博物馆。

蒙医药博物馆:20134月,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建成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院内。博物馆内收集和整理了药材标本、动物标本、医用器具、名人画像、医学唐卡、医学经书等。2015年,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内建立了蒙医药文化博物馆,有蒙医药文物、古籍文献、医疗器械、医学唐卡、医药标本等各类展品3000余件。

藏医药博物馆:20075月,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彩绘大观六大展厅。202012月,该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青海阳光医学历史博物馆成立,馆内展览呈现了世界医学史、中国医学史、阿拉伯医学、维医学、藏医学、蒙医学、苗医学等独具特色的医学知识和青海省特色贵重的药材知识。202012月,青海大学民族医学博物馆在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建成,该博物馆不仅展出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学发展历史,还介绍了壮族、苗族、彝族、侗族、朝鲜族等31个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历史,陈列了青海藏医药国医尼玛捐赠的展品。

苗医药博物馆:该馆位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校园内,馆藏展品有10万余件。该馆将碎片化的民间苗医苗药素材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可视化呈现,通过展示望、问、触、号、听、嗅、弹等苗医特色诊疗方法,展示了苗医药特色。

彝医药博览馆:20208月,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开馆,该馆坐落在云南省彝医医院内,是全国第一个系统展示彝医药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和发展成果的综合性展馆。

壮医药博物馆:20205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组织移动壮医博物馆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壮医义诊。20214月,该组织又与广西博物馆携手举行网络直播活动,从考古发现、药食同源、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等角度介绍壮医药。

傣医药展览: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级传统医药博物馆。1983年,傣医药被确定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20196月,由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合昆明市博物馆主办的雨林珍宝——傣族医药非遗科普展览,介绍了傣医药简史、傣医药特色疗法、傣药药用资源、傣医药教育以及傣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等内容。

西医类博物馆

中国的西医博物馆建设相对薄弱,多为西医学某一专科的博物馆,且多为医学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和医院建立,大型综合西医博物馆还很少见。

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口腔医院创建了青岛口腔医学博物馆,该馆作为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同年,国内首家医学影像博物馆在山东泰山医学院建成,展出国产第一代磁共振成像仪、第一代头颅CT机及各种类型的X线透视设备、B超成像仪等。

2010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博物馆建成,展出头颅牙齿化石、口腔器械、教具、书籍等实物4500余套件,为口腔医学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12年,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筹建的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新馆开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为口腔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7年,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在江苏省姑苏会平江馆落成,这是中国几代心血管医生的夙愿。该馆介绍了心血管病诊疗专科发展、区域发展、行业发展和未来展望等内容。

2021年,浙江大学医学人体博物馆新馆开馆,按照运动系统、内脏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展示人体的解剖结构。

目前,人体解剖博物馆和病理博物馆成为我国西医博物馆的特色,西医医院的院史馆和西医高校的校史馆也成为国内西医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人体解剖博物馆和病理学博物馆、浙江大学医学人体博物馆、北京协和医院院史馆等。

将医学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立体实物收集难题待解

展品是博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医药类博物馆的展品不仅要收藏书稿、手稿和照片,还应多收集立体类实物。但立体类实物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贮存,随之而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也成为难题。很多老物件和旧物件没有市场统一价格,有时又是私人收藏,无法提供发票类票据,因此,国有医药类藏品合法合规收集遇到困难。

有些老专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或大型医疗设备,缺乏有效的文献记载。因为历史久远,需要老专家提供信息,但老专家通常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加上听力可能存在障碍,凭借记忆去回忆,准确说明文物的信息和价值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及时对老专家进行访谈,不仅采集他们学术成长中的感人故事,对他们使用过的医疗工具、仪器设备的信息也要注意收集,医学史学者和科学技术史学者需对这些信息和物件进行考证研究。

医学专科博物馆由于专业性比较强,通常借助专业期刊发布收集医学文物的消息。现在多媒体手段非常丰富,网络、直播、微信、抖音等多种渠道都可以进行医学文物收集的宣传。

数字馆建设须持续投入

进入信息时代,创建实体医学博物馆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加强数字医学博物馆建设,因为数字医学博物馆突破了时空限制,不必移动实体文物,大型设备不必担忧资产分配,只要做好这些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就可以在网络空间完成线上数字医学博物馆建设。

数字医学博物馆的创建需要医学、档案、设计、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共同努力,如果不能持续地创新展示成果、积极对外交流,很容易沦落边缘化境地。2004年,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完成一期项目建设;2005年底,二期建设也通过验收。然而,后续内容更新、网页维护和网站运营仍需要长期投入。目前,各类医学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几乎面临同样的问题。

待数字医学博物馆形成一定规模后,应建立医学博物馆大数据库,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及时纳入,并转化为数字资源库,同时,可以将国内外的数字医学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为医学史学习和公众了解医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推动博物馆功能多元化

医学高校的博物馆成为收藏医学实物、辅助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2005年,国内有学者调查发现,当时国内各类医史博物馆有11所,主要分散在中医药高校和中医药研究机构,因为条件简陋,中医药文物除了少量展示外,绝大部分堆压在库房,被腐蚀和损毁的现象严重,急需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2005年以后,国内各类医学博物馆发展比较迅速,既有新建的医学博物馆,又有老医学博物馆新建项目。许多高校开始探索馆校互建等新模式,使高校的医学博物馆也能够面向社会开放,医学博物馆的建馆宗旨从服务医学转向服务大众。

20224月,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共有800家单位入围,其中,医药类博物馆约有16家。不断提升医学博物馆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医学精神和医学知识的宣传,成为医学博物馆建设的趋势。

历史文化研究有待加强

文物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各类医学文物直观展示医学发展的史实和成就。医学博物馆是传承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展现中国现代医学成就的重要窗口,不仅要促进医学博物馆建设,更要加深医学博物馆文化研究,在传承医学文化和传播医学成就的同时,也为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化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文化支持。

医学博物馆不仅是对医学先驱智慧的浓缩,更是当代人铭记过去、眺望未来的新起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能建成广泛容纳中西医学的大型综合国家级医学博物馆。

【来源:网易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zyzhou2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