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获奖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合作 科研获奖

毒蘑菇中毒表现和临床类型

时间:2021-05-20

       不同种类蘑菇生长习性不同。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不同的毒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不同,作用的靶器官不同,引起效应类型和程度也不同。而且,一种蘑菇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蘑菇中。同一种蘑菇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的毒素含量也不尽相同。以上特点就使得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导致的健康危害结果也大不相同。


       过去将毒蘑菇中毒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多脏器损害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病例观察的积累,目前多数医学界认可常见的有7型:
       1、急性肝损害型(acute liver failure):多在餐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早期出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逐渐好转,出现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急性肝损害,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血生化见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等,少数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肾损害等。严重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该型是造成我国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类型。


       我国常见造成肝损害的毒蘑菇有:1鹅膏属的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裂皮鹅膏(Amanita rimosa)、假淡红鹅膏和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等;2环柄菇属的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和毒环柄菇?(Lepiota?venenata)等;3盔孢伞属的条盖盔孢伞(Galerina suleoceps)和纹缘盔孢伞(Galerina marginata)等。

 

 

       2、急性肾损害型(acute renal failure):多在餐后6~24小时发病。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随后出现急性肾损害,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生化见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少数可伴有肝损害,严重者因急性肾衰竭死亡。


       我国常见造成肾损害型的毒蘑菇有:1鹅膏属的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phyria)、欧式鹅膏?(Amanita oberwinklerana)和拟卵盖鹅膏?(Amanita neoovoidea);2丝膜菌属的部分种。

 

 

       3、横纹肌溶解型(rhabdomyolysis):多在进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肉压痛和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我国常见造成横纹肌溶解型的毒蘑菇有:1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2油黄口蘑(Tricholoma equestre)等。

 

 

       4、溶血型(hemolysis):多在餐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发病,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随后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腰部酸痛、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急性肾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


       我国常见造成溶血型的毒蘑菇有:1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2红角肉棒菌(Podostroma cornu-damae)等。

 

 

       5、胃肠炎型(gastroenteritis):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发病快,多在进食后10分钟至2小时发病,少数患者可达6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持续时间较短,多在1-3天好转,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及腹泻,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我国造成胃肠炎型的蘑菇很多,常见的有:1鬼伞属的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墨汁拟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2毒红菇(Russula emitica)、点柄黄红菇(Russula senecis);3大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ies)、球盖青褶伞(Chlorophyllum globosum?);4粉褶白环菇(Leucoagaricus leucothites);5蛇头菌(Mutinus caninus)等。

 

 

      6、神经精神型(psycho-neurological disorder):发病快,多在进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除有消化道症状外,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瞳孔缩小、多汗、流涎、兴奋、视物模糊、幻觉、步态蹒跚、谵妄等,严重者可出现视觉畸变(小人国幻视症)、狂躁、沮丧、焦虑、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一般预后良好,多在4-24小时内恢复。


      我国常见造成神经精神型的毒蘑菇有:1牛肝菌:如粉黄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和华丽新牛肝菌(Neoboletus magnificus);2丝盖伞属:裂丝盖伞?(Inocybe rimosa)、星孢丝盖伞(Inocybe asterospora)?茶褐丝盖伞?(Inocybe umbrinella);3洁小菇(Mycena pura );4鹅膏菌属:黄鳞鹅膏(Amanita subfrostiana)和球基鹅膏(Amanita subglobosa)等;5赭鹿花菌?(Gyromitra infula);6其他: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 )、古巴裸盖菇(Psilocybe cubensis)和喜粪裸盖菇?(Psilocybe coprophila)等等。

 

 

       7、光敏性皮炎型(photosensitive dermatitis):潜伏期较长,多在进食后1-2天发病,表现为“日晒伤”样的皮损,暴露皮肤见光后出现红、肿、瘙痒、灼痛等光敏性皮炎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疱疹,少数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我国常见造成光敏性皮炎型的毒蘑菇有: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和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a)。

 

 

我国民间辨识毒蘑菇的方法误区


       由于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或生长阶段不同的同一种毒蘑菇,其形态也不一样。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如红菇属的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能食用,民间称其为火炭菌。而与其长像极为相似,又常生长在一起的同属蘑菇亚稀褶红菇却是剧毒蘑菇,吃一朵可致人死亡。它们的区别仅是菌褶的疏密程度。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存误区。
       方法1: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错!从本文的蘑菇照片就可看出,蘑菇是否有毒与颜色无关。


       方法2: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错!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方法3: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错!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也毫无依据。当然,气味不好的蘑菇人们一般是不愿采食的。


       方法4: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错!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即便用致命鹅膏给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会中毒。因为大小鼠的消化道不吸收鹅膏毒素。


       方法5: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错!如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方法6: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错! “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葱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方法7: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毒蘑菇。错!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方法8: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有毒。错!如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的粘液,却有剧毒。而有毛和鳞片的香菇却可以食用。


       方法9:高温或油炸可去毒的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以将其破坏。水焯能去掉部分毒素,但不能去除干净,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方法10:“穿鞋、戴帽、穿裙”的蘑菇不要采。正确!因为有“菌盖、菌环、菌托”的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都含毒或剧毒。但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仍可有毒。如剧毒的肉褶鳞环柄菇和毒粉褶蕈都没菌环和菌托。


       因此,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可选购人工栽培蘑菇食用,若要食用野生蘑菇可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熟悉的蘑菇来食用,或到规范的餐厅食用